欧美杯是什么比赛-nba在线直播免费观看-男足亚洲杯2023赛程直播-五人制足球场划线|www.jncul.com




黑龍江網 > 伊春

走好綠色之路 敲開幸福之門|伊春市持續提高職工生活質量紀實 發布時間:2024-06-14 13:50 來源:黑龍江網

  夏季的小興安嶺,峰巒疊翠,碧空如洗,景色怡人。5月23日,以“美麗伊春 生態康養”為主題的第三屆“伊春生態日”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上甘嶺溪水國家森林公園舉行,前來觀光的游客絡繹不絕。

伊春市上甘嶺溪水國家森林公園景色。(新華社)

  綠水逶迤、青山相向的詩意生活,草木繁盛、花鳥為鄰的田園風光,帶來的美好體驗,可感可及。在這里,人們享受著愜意的幸福生活。

  這份愜意是生態宜居,衣食無憂;是產業興旺,共同致富,是當下林區職工生活的真實寫照,是蕩漾在綠水青山間的幸福味道。

  作為全省第一個設立生態日的市地,伊春市聚焦答好“林區三問”,堅持統籌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努力走出一條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綠色高質量轉型發展之路,綠水青山與經濟發展相得益彰。

  “綠水青山就是幸福生活!”在伊春,人人都對這句話感同身受。行走在市區的街巷中,抬頭遠望,四面可見翠綠山巒,清涼的空氣中浮動著林木的清香。刺嫩芽、婆婆丁、猴腿、老山芹……早市上的山野菜能腌、能炒、可涼拌。綠色健康的山林味道,喚醒了人們活力滿滿的一天。

  清新的空氣、整潔的街道、綠色的公園,城市環境一天比一天舒適,人居生態一天比一天美好,生活的甜蜜滋潤著心頭,幸福生活有了新的奔頭。

  走進鐵力林業局公司馬永順林場退休職工王秀云的家,現代化氣息撲面而來,溫暖舒適的兩室一廳,智能時尚的家具、家電一應俱全,窗明幾凈、寬敞明亮。

  王秀云說:“現在的生活很幸福,退休有工資,看病有醫保,還住上了新房子,今年夏天采山就收入一萬多元,我們的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曾幾何時,伐木工的拉鋸聲、抬木頭的口號聲、蒸汽機的轟鳴聲交織在一起,響徹林區上空。2013年,伊春市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采伐。

  林區不伐樹,職工生活該如何保障?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為曾經一木獨大的老林區“一錘定音”。

6月11日,記者在上甘嶺溪水林場分公司果蔬大棚園區看到,香瓜長勢良好,將于6月下旬上市。? ?張茂林? ?本報記者? 郭強? 攝

  觀念一變天地寬。放下斧鋸的林區人如今化身“新林人”,從采伐變為“造林護綠”。抓轉型、謀出路,在林下種植、發展養殖、旅游康養等方面不斷努力,加工農產品、打造農家樂、搞直播帶貨……林子不伐了,林區職工的日子卻越來越紅火。

3月12日,在伊春森工電子商務產業園,一名電商主播在直播售賣當地林特產品。(新華社)

  “溪水國家森林公園就在我家門口,如今這里的好環境也能‘賣’上好價錢?!迸R近中午,溪水林場退休職工劉養順正忙著招呼客人,曾是伐木工人的他,如今已變成經營農家樂的行家里手。去年,又擴大“養順農家院”經營規模,修建起了單間和一排大棚,可同時容納20多桌客人,年增收十萬余元。

伊春森工集團上甘嶺林業局公司溪水林場分公司退休職工劉養順在自家農家院中打掃衛生。(新華社)

  在他的帶動下,溪水林場的農家院由1家發展到近30家,形成“溪水農家院一條街”,民宿集群,遠近聞名,家家生意紅火。

  “現在看,開辦民宿這一步算走對了,林區職工的生活是‘芝麻開花節節高’,致富路越走越寬?!痹谙r家院一條街,方桂茹正在客房內整理床鋪,門口“黨員創業示范戶”的牌匾十分醒目。

  幾年來,隨著林場生態好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天南地北的游客成了這里的常客:品嘗農家菜、呼吸林間空氣、享受深睡眠……方桂茹家的民宿不斷增收。

  “前些年罕見的狍子、猞猁、野豬還有黑熊,如今重現山林,與管護工人‘偶遇’。”還承擔著200多公頃森林管護任務的方桂茹,見證著這里停伐后生態屏障功能的不斷完善。

  吃上“生態飯”讓林區人越來越意識到,保生態就是保發展,不折不扣地守護好這片綠水青山,才能實現生態永續利用。

  甘甜可口的白樺汁,被譽為“生命之液”。伊春市白樺林資源豐富,總面積達24.87萬公頃。4月25日,伊春樺肽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組織來自全國各地50多位樺樹汁經銷商到興安嶺植物園,參加體驗采集樺樹汁活動,親身感受林都樺樹汁的獨特風味與魅力。

  在第三十三屆哈洽會期間,伊春樺肽生物藥業有限公司主推的樺樹汁系列產品成為網紅爆款。特別是最新推出的樺樹汁濃縮口服液、樺樹汁伴手禮盒、減肥塑身排油等產品備受客商和消費者的青睞。

  依托豐富的白樺樹資源,伊春市樺樹汁產業的發展既實現了青山常綠,又提高了林區效益。

  在豐林縣紅星鎮,“羊倌”遲天奇每天都要走進羊舍,檢查羊群的飲食、健康狀況。他曾經從事森林消防工作,如今是伊春碧祥牧業有限公司副經理。

  “伊春的可用耕地少,但林下資源豐富,更有利于養殖業發展。”遲天奇說,利用秸稈、林下草等來飼養湖羊,羊的糞便一部分用來種植樹苗,一部分經過發酵變成有機肥用于農業生產。

  為擴大養殖規模,伊春碧祥牧業有限公司將林場閑置的部分房屋也改造成羊舍,如今公司湖羊存欄1000余只,許多村民和林場職工都投入到湖羊養殖中。

  2013年停伐以來,伊春國有林區累計安置富余職工7.4萬人,林區職工通過向林中轉、向林外轉、向域外轉等方式找到了新的出路,在教育、醫療、社保等各項社會保障的加持下,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在伊春市豐林縣一家森林食品加工企業,工作人員在包裝藍莓相關產品。(新華社)

  2023年,伊春市出臺促進經濟運行整體好轉“24條”、振興發展民營經濟“50條”等政策措施,全市經濟運行持續向好。數據顯示,伊春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5%,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均高于經濟增長。

  伊春市投入3.5億元建設高標準農田27.2萬畝,糧食產量增長7.85%、增幅全省第一,實現“二十連豐”,農民收入穩步增加,鄉村林場“雙振興”取得新突破。

  伊春市深入推進“550500”和美村場示范創建,投入3.4億元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建設硬化道路31.3萬平方米,完成村場綠化626.6畝,村容場貌發生新變化。全市9個村(場)進入全省百個精品村行列,鐵力市入選文化和旅游部首批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試點,鐵力市北星村、嘉蔭縣太平村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嘉蔭縣馬連林場榮獲年度全國“十佳林場”稱號。

  產業迭代升級,新業態不斷涌現,伊春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高質量轉型發展之路。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護綠、培綠、用綠,已為林區百姓打開一扇致富之門、幸福之門。

責任編輯:董雪婷

審核:劉海龍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舉報郵箱:chinahljcn@126.com

推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