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杯是什么比赛-nba在线直播免费观看-男足亚洲杯2023赛程直播-五人制足球场划线|www.jncul.com




黑龍江網 > 龍江這一年

龍江這一年丨黑龍江:筑牢“中華大糧倉” 發布時間:2023-12-26 09:30 來源:龍視新聞聯播公眾號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黑龍江省委堅強領導下,全省廣大干部群眾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決扛起維護國家“五大安全”重大政治責任,全省經濟總體保持恢復性增長,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新聞聯播》推出專欄《龍江這一年》,盤點一年來黑龍江經濟社會發展的亮眼成績。首先來看黑龍江省大力實施現代農業振興計劃,農業現代化建設邁出堅實步伐,糧食生產實現“二十連豐”。

  2023年的最后幾天,在方正縣王大拿糧米產銷專業合作社,社員們一邊忙著將糧倉內的水稻整理裝車,一邊盤算著一年的好收成能轉化成多少好收益。

  方正縣王大拿糧米產銷專業合作社種植經理朱寶軍說:“今年收入相當可觀,每畝地比往年增加400元到500元收益,老百姓相當滿意了。”

  今年,合作社的產量和收益邁上了一個新臺階,成本卻下降了,這些都得益于高標準農田建設。

  方正縣王大拿糧米產銷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德龍說:“小池都改成方田了,每年到10月份左右統一秋翻地。11月份縣里統一給我們田間拋灑有機肥。這個渠就是我們高標準農田正在建設當中的一部分,來年的2萬多畝地從松花江直接提供水,又保證大米的質量,又增產。”

  黑龍江省堅持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中之重,到2023年末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超億畝,建成規模連續四年高居全國首位。良田重要,良種更關鍵。2023年黑龍江省審定農作物新品種498個,主要農作物自主選育品種種植占比89%,良種對糧食增產貢獻率達到45%以上。在黑龍江省農科院,劉昭軍正帶領團隊進行大豆分子育種試驗,這種方式可以利用基因編輯、分子標記等技術手段,將部分大豆的高油、高蛋白、耐鹽堿等優良基因提取后再聚合到一個大豆品種里,有效提升大豆產量和品質。

  黑龍江省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植物基因組學研究室主任劉昭軍表示,通過分子育種手段,使我們培育多個性狀的品種目的可以順利達到,提高上千倍的效率。

  “二十連豐”的背后,是良田、良種、良機、良技、良制“五良”協同發力,還有黑龍江人面對天災時的絕不放棄。今年汛期,全省共有103個縣(市、區)遭受洪澇災害。關鍵時刻,全省組織農機應急作業服務隊826支、各類農機4396臺,搶排農田積水652萬畝,落實玉米、大豆“一噴多促”面積7270萬畝,努力實現以豐補歉。災害發生時,五常市的佛曉光曾一籌莫展,但如今,在直播間她把家鄉大米賣向了全國。

  五常市杜家鎮半截河子村農民佛曉光說:“經過專家指導啥的,咱就真搶收回不少。反而沒被淹的那些水稻比每年長得還要成熟、產量還要高,到這時候了一看,賣得還行,挺開心、挺知足的。”

  豐收來之不易,更要讓好收成助力農民增收。今年,黑龍江省重點培育一批叫得響、信得過的綠色食品品牌。全省有378家企業的923款農產品納入“黑土優品”標識授權范圍,實現十大優勢品類全覆蓋;統一組織參加農交會、消博會、綠博會等27場展銷活動,是黑龍江農產品參加展會頻次最高、參與企業規模最大的一年。11月,4000平方米的黑土優品展示運營中心營業,2200多款優質農產品集中亮相。

  黑龍江省農投產融公司董事長任關宇說:“開館一個月以來,我們已經接待了參觀、調研、采購、考察人員達到15000人以上,我們也組織了專場的直播帶貨活動,最近一次直播帶貨單場銷售達到600萬元以上。”

  今年,黑龍江堅持打造踐行大食物觀實踐地,乳制品加工能力、嬰幼兒配方奶粉產量穩居全國首位,黑木耳產量領跑全國。全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率、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認證面積、全程托管服務面積、植保無人飛機保有量及作業面積等多項農業數據,位列全國第一。這一年,黑龍江用一個又一個的“第一”端穩“中國飯碗”。

  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宋顯偉說:“從這一年來看,黑龍江無愧于中華大糧倉的這個稱號。作為國家糧食穩產保供的壓艙石,黑龍江通過科技賦能助力農業提質增效,黑土地的潛力不斷地被挖掘出來,黑土地上的糧食在平時能夠產得出、供得足,在極端條件下能頂得上、靠得住。”

責任編輯:張宇

審核:董雪婷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舉報郵箱:chinahljcn@126.com

推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