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現有民用運輸機場14座,居全國第5位;通用機場90座,居全國首位。去年哈爾濱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2080.5萬人次,創歷史新高,位列東北地區第一。今年,提前44天超2023年全年旅客吞吐量,再創歷史新高。
這樣一張成績單,彰顯了哈爾濱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的“加速度”。
哈爾濱機場三期規劃圖
我省牢牢把握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定位,堅定不移打造哈爾濱國際航空樞紐,不斷提升樞紐能級,持續織密航線網絡,不斷優化服務保障,運行效能顯著提升,加快構筑我國向北開放新高地。
對俄遠東客運航線數量全國第一
今年7月,中國民航局發布《關于推進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的指導意見》,將哈爾濱機場列為全國十大國際航空樞紐,定位為面向俄羅斯遠東及東北亞地區的區位門戶復合型國際航空樞紐,是東北地區唯一國際航空樞紐。
發揮地處東北亞幾何中心區位優勢,我省持續加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互聯互通力度,全力推進國際航線網絡建設,優先打造面向俄羅斯和東北亞地區的空中航空通道。今年以來,開通哈爾濱至曼谷、布拉戈維申斯克等航線。目前,哈爾濱機場開通國際客貨運航線16條,其中對俄遠東客運航線數量7條,居全國第一,對俄遠東快線初具規模,向北開放優勢進一步鞏固。
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
今年以來,為迎接即將到來的哈爾濱2025年第九屆亞冬會,哈爾濱機場二期擴建工程項目建設已完成東二跑道校飛、試飛、行業驗收等工作,眼下,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投用前的準備工作,即將投用。屆時,哈爾濱機場將成為東北地區首個擁有雙跑道的國際機場。
打造“干支通,全網聯”體系
前幾日,來自湖北的游客王樂東乘飛機去了漠河“找北”,在漠河游玩之后又從漠河乘飛機到撫遠,品嘗蔓越莓啤酒。“龍江串飛航線的開通,大大節省路上的時間,真是太方便了。”王樂東說。
這個冰雪季,龍江依然火熱。各地的游客飛抵哈爾濱,感受浪漫的中央大街,打卡美輪美奐的索菲亞景區,再通過串飛航線,去漠河“找北”,到撫遠看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像王樂東這樣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讓哈爾濱機場變得更加繁忙,樞紐功能也日益顯現。
航班起落繁忙
近年來,我省大力發展特色文化旅游,不斷強化“快進慢游”交通網絡建設,持續深度布局省內支線機場串飛,不斷推進交旅協同融合發展,探索黑龍江“干支通,全網聯”發展路徑,今年新開通哈爾濱—漠河—撫遠、哈爾濱—黑河—漠河等11條省內支線機場串飛航線,架起冰城哈爾濱、神州北極、華夏東極、中俄雙子城、祖國林都等重點旅游城市直連直通的空中橋梁,將游客出行時間縮短到1至2小時以內,為廣大旅客打卡北國好風光創造更加舒適、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交通服務,打造“干支通,全網聯”的航空運輸網絡體系。
中轉服務水平持續提升
中轉能力是衡量航空樞紐功能的重要指標。哈爾濱作為東北亞重要城市,經濟發展與周邊地區緊密相連。通過提升國內中轉服務水平,哈爾濱機場將周邊地區的航空運輸需求更好地納入到自身的運輸網絡中,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同時,中轉服務水平的提升也促進哈爾濱與周邊城市的經濟聯系和人員往來,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和協同發展。為此,黑龍江持續提升機場中轉服務水平,不斷優化中轉流程,全力拓展通程航班業務。
哈爾濱機場新建東二跑道
目前,哈爾濱機場共有航線282條、通航點127個,其中哈爾濱至北京、上海每天出港航班達20余班,至廣州、深圳、鄭州、海口、青島、杭州出港航班均達到10班以上,可滿足群眾“干干、干支、支支、支通”便捷換乘需求。
樞紐優勢日益明顯
旺盛的人流背后,是口岸功能的不斷完善,是機場服務保障的不斷升級,更是樞紐建設的不斷推進。今年哈爾濱機場還完成T1航站樓改擴建,T1與T2航站樓實現了無縫對接,國際與國內航班的旅客轉機,無需再穿梭于不同航站樓之間,國際—國內、國內—國際旅客轉機可在同一航站樓內完成,形成T1、T2“雙航站樓”高效協同的服務保障新格局。哈爾濱機場旅客服務部負責人介紹,“變化明顯的還有機場大巴,原來旅客需要通過擺渡車進行國際國內銜接,現在旅客下飛機可以直接出航站樓坐大巴了。”
T2航站樓國際區
步入哈爾濱機場,寬敞明亮的候機大廳映入眼簾,先進的智能通關設備排列有序,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現代化與科技感,在這里,工作人員以專業且高效的服務,為旅客的出行帶來更多便利,讓每一次旅程的開始都充滿了溫馨與順暢。
航站樓內熙熙攘攘、人流如織,但一切井然有序。旅客說:“無論是打車還是乘坐大巴,只需上下樓就可以,無論是國內航班還是國際、港澳航班,都能在這里一起出發,非常方便。這體驗,與北京、上海的國際航站樓差不多了!”言語間,滿是對哈爾濱機場現代化服務的認可與贊賞。
凝聚建設偉力,激發奮進豪情,新時代的黑龍江不斷滿足人民美好航空出行需求,加速推進現代化航空產業建設,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努力實現從“樞紐流量”到“樞紐經濟”的迭代,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龍江新篇章。
責任編輯:董雪婷
審核:劉海龍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舉報郵箱:chinahljcn@126.com
即時新聞
更多>融媒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