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安蒼翠育神草,小小寒蔥是瑰寶。在龍江森工林區大地上,“東北小人參”——寒蔥就生長在這里。由于林區晝夜溫差大,土壤養分和空氣濕度適宜,使得這里的寒蔥品質極佳。
寒蔥,是一種營養豐富的山野菜,具有極高的生態價值和保健功效。為保護這一珍稀植物物種,推動生態與經濟的協同發展,近年來,龍江森工集團依托豐富的森林資源,不斷發展壯大“一根蔥”產業,小小寒蔥正在逐步向大產業蛻變,已成為林區職工群眾致富的新途徑。
龍江森工人把“山歌”唱響在綠水青山間,而寒蔥產業就是其中重要的樂章。
地處小興安嶺北麓深山區的沾河林區,遍布著野生寒蔥,其儲量和品質均居全省前列,每年可出產野生寒蔥200—300噸。
每年五六月份,沾河林區的職工群眾就變身“采山人”,背上設備,裹緊袖口,走進大山深處,按照葉片“三指寬”的要求,一葉一葉地將寒蔥摘下,再一把一把地裝進袋子……沾河林業局有限公司對采摘下的寒蔥進行集中收購、集中銷售,平均售價達8—10元一斤。
這一片片長在林下的寒蔥葉,讓沾河林區職工群眾妥妥實現了家門口摘“金”。
因寒蔥生長環境獨特,分布面積小、數量少,野生寒蔥產量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為健康有序擴大寒蔥產量,在保護野生寒蔥資源的前提下,龍江森工集團將寒蔥產業作為“九個一”重點產業之一的“一根蔥”產業加以大力推進。林區各地經過多年實踐,摸索出了寒蔥生態種植、野生撫育、仿野生栽培等技術,同時利用設施棚室創新開展寒蔥與林果、林藥間作,“一根蔥”產業已然成為林區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九月份是寒蔥播種的黃金期。每年這個時候,林口林業局有限公司曙光經營所56林班內就十分熱鬧,技術人員在寒蔥播種基地里來回走動,一邊仔細查看播種質量,一邊與身邊職工交流著種植技術。在技術人員的現場指導下,工作人員仔細地將寒蔥籽撒到溝系中,使土壤與種子充分接觸。
顆顆寒蔥籽扎根泥土、落地生根,不久,黑色的土地將披上一層“綠毯”,展露出勃勃生機。
今年,林口局公司完成了四個基地555.6畝的寒蔥栽培任務,共栽植寒蔥苗884萬株,全力將“一根蔥”產業打造成企業新的經濟增長極。
林口局公司產業部部長林振江介紹說:“野生寒蔥生長環境往往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林下種植是完全模仿野生寒蔥的自然生長環境,既不用過多的人工干預,省心省力,也無需除草、施肥、噴灑農藥。在不破壞林下結構的情況下,合理利用林下土地,實現以林養蔥、以蔥促林的生態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目前,龍江森工集團共有沾河、林口、清河、柴河等9個林業局有限公司建有寒蔥栽培基地,面積達1.8萬畝,2024年產量近156噸。
單純賣原料,就只能在產業鏈低端發展,為構建寒蔥產業“種、產、加、銷”一體化產業鏈條,龍江森工集團在加工、銷售和品牌建設上不斷下功夫、求突破。
作為寒蔥的主產地,今年沾河局公司把寒蔥產業作為“一局一品”重點項目,緊跟市場變化需求,加快改建原料加工車間,將購置一批加工灌裝設備,對寒蔥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逐步實現企業、職工“雙增收”。
項目落成后,將實現公司帶動農戶的寒蔥產業化經營格局,大大降低生產成本,為寒蔥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生產提供新的發展機遇。
“沾河局公司種苗組培繁育中心、寒蔥產業研發中心都在積極地推進中,沾河寒蔥的原產地標識也在積極申請中。”沾河局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牟峰表示,要把寒蔥打造成沾河林區特色的地理標志產業,成為培育區域特色種植、實現富民強企的長遠之計。
小小寒蔥,以“綠”生“金”。龍江森工集團通過產業化開發利用林下資源,開展寒蔥及其他山野菜的生態種植、野生撫育、仿野生栽培,有效保護野生資源,推動林下經濟產業健康發展。
未來,龍江森工集團將按照“九個一”產業項目突破工程,致力于長遠規劃,持續做好“一根蔥”產業,加速種子、種植、采集、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寒蔥全產業鏈發展,在保護生態的同時,實現企業增效、職工增收。(張牧秋 記者 王可欣)
責任編輯:楊卉松
審核:董雪婷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舉報郵箱:chinahljc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