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心理學家霍爾曼曾經提出“凹點心理”的心理學概念。所謂“凹點心理”,即有閱歷的心靈,有著更持久的戰斗力,因此也更容易達到個體所制定的目標。而所謂閱歷,主要指經歷的失敗,以及這些失敗在心理上所留下的痕跡。 如同高爾夫球表面的凹點。雖然不美觀,但的確有利于提高心理的承受力。
時下,隨著干部隊伍逐漸年輕化,越來越多的年輕干部沖在一線,擔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重任。但面對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一些年輕干部作為“新手小白”往往看到錯綜復雜的問題、急難險重的任務、頭緒繁多的訴求而顯得手足無措、壓力山大。出現這種現象一方面是因為部分年輕干部從家門到校門再到機關門,工作經驗缺乏,面對不擅長、不熟悉的領域總會產生畏難情緒,而另一方面,年輕干部雖然工作熱情高漲,但囿于接受政治歷練、組織考驗的時間較短,心性不夠成熟,心理承受能力相對較弱。年輕干部的成長之路有風有雨是常態,遭受挫敗在所難免,要學會正視自己的不足,努力克服短板弱項,多經歷風雨、磨礪自己,練就風雨無阻的好狀態方能挺膺擔當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重任。
年輕干部有朝氣,干事有活力,是黨和國家的未來和希望,當遇到挫折與困難時,不妨多些“凹點心理”,將每一次挑戰作為歷練,練就擔當鐵肩,認真處理好每一件工作,做到事事問心無愧。同時,各級黨組織要壓緊壓實責任,著力為年輕干部歷練成才營造良好環境,既要精準分析一些年輕干部面臨的共性問題,編好“教學大綱”有效指導年輕干部快速成長成才,又要因人施策,對癥下藥,做好“分類指導”,著力提升政治理論素養,提高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群眾和防范化解風險的本領,加強斗爭精神,不斷彌補能力短板和經驗弱項,使其成長為本專業本領域的行家里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干事業總是有風險的,要允許試錯,不能期望每一項工作只成功不失敗”。保護和激勵年輕干部開拓進取、敢于任事、勇擔重擔的積極性還要真正落實好“三個區分開來”,讓他們能夠在經風雨、長本領的同時能夠放下包袱輕裝上陣,甩開臂膀、滿懷朝氣大膽干。要多給年輕干部一些時間成長,留足用好“容錯空間”,重視了解年輕干部的思想動態,常態化開展談心談話,及時紓解情緒,加油打氣。
常言道,“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練”。事業興衰,關鍵在人,廣大年輕干部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要把每一次挫折挑戰都作為奮勇爭先的動力,真正用心用情邁開步子、俯下身子,走到基層一線去,走到群眾身邊去,向群眾學習取經,不斷積累知識、豐富經驗,練好本領,在磨礪中成為棟梁之材。(作者 賈程秀男)
責任編輯:劉海龍
審核:董雪婷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舉報郵箱:chinahljc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