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2024太陽島企業家年會——新質生產力行業洞察和高質量發展論壇舉行,來自政府部門、產業園區、高校與科研院所、企業的相關負責同志和專家學者齊聚冰城,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過程中的機遇與挑戰,聚焦傳統產業、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協同發展,激發招商引資活力、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等話題進行交流探討。
在此前出爐的各省區市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成為高頻詞,多地先后出臺了相關產業政策,挖掘重點產業鏈細分賽道投資機遇。
中國經濟信息社黨委書記、董事長潘海平表示,中國經濟信息社是新華社直屬的專業經濟信息服務機構,是中國經濟信息旗艦,是首批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已成為國內權威性最強、服務領域最廣、產品種類最全的經濟信息服務機構之一。目前已建設新華財經、新華絲路、新華信用、新華指數、經濟智庫等一批重點產品,運營維護數字政府總樞紐——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和監管平臺、“一帶一路”官方網站——中國一帶一路網,控股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
潘海平說:“為了更好的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今年以來,我們依托自身的數據優勢,創新推動行業洞察智慧服務,以產業鏈主體為核心,運用先進的理念和技術,將算力模型已經運行的各種產品深度融合,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定制化的數字化解決方案,為政府的產業研究‘畫圖譜’、招商引資‘拉清單’,為洞察區域產業發展提供顛覆性視角。”
中國移動研究院黨委書記張濱認為,人類社會正在經歷浩大的技術變革,推動社會進入“智能時代”,新技術新特征不斷驅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推動數字經濟從高速增長邁向高質量增長。
“發展新質生產力,要進一步激活數據要素價值。”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朱敏說。《2023年中國數據交易市場研究分析報告》顯示,金融、互聯網行業對數據產品的場景需求居前,占比分別為35%和24%;通信、制造業、醫療健康、交通運輸和教育等細分行業,對數據產品的應用需求也呈上升趨勢。
近年來,北大荒農墾集團積極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打造的智慧農場、數字農服系統、數字農業管理平臺正成為農業科學生產的“智慧大腦”。北大荒信息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鞏建光表示,該公司已凝練一套智慧農業成熟適用集成技術,探索打造智慧農場綜合解決方案產品體系,加強墾地共建,積極向全國復制推廣,示范引領智慧農業發展,為提升我國智慧農業整體技術水平提供支撐。
培育新質生產力過程中,創新起主導作用。哈爾濱新區招商集團副總經理韓大鵬介紹,目前哈爾濱新區擁有1281戶高新技術企業、23所大學、20余萬大學生,集聚省級以上孵化器32家、國家級孵化器6家、院士工作站18個,2023年就地轉化科技成果243項,哈爾濱新區已成為引領龍江發展,承載科技攻關技術成果轉化的發展高地。
華陽集團產業技術研究總院副院長張利武說,近年來,企業通過技術革命的突破、生產要素的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在做強做大傳統煤炭優勢產業基礎上,已經形成鈉離子電池全產業鏈、高性能碳纖維、高性能濾材(白絨)、煤層氣制金剛石、PBAT可降解塑料五大新型產業版塊,連續六年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國企改革“雙百行動”名單。
安徽財經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宋馬林表示,培育新質生產力過程中,應鼓勵跨行業、跨領域的融合創新,推動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的協同發展,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產業生態的優化和產業競爭力的提升,為中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潘曉紅表示,近年來,上海國際汽車城持續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隨著汽車新能港、汽車部件園區、上海智能汽車軟件園、上海智慧出行設計谷等一個個項目的落地,目前已發展成為國內產業鏈完備、產城深度融合、綜合發展實力強勁的汽車產業創新高地。
活動現場,舉行了中國(黑河)寒區試車指數、數智出行聯合創新實驗室啟動儀式,中國經濟信息社發布了“全國數字經濟地圖2.0”和“產業研發競爭力百強縣榜單”,為各地各行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數據賦能。
簽約環節中,中國經濟信息社與上海國際汽車城、興業銀行哈爾濱分行、安徽財經大學、福州市金融控股集團、泰安市岱岳區委宣傳部、岢嵐縣畜牧業發展中心圍繞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達成合作意向。
責任編輯:石啟立
審核:劉海龍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舉報郵箱:chinahljc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