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網訊(張博 黃旭 記者 石巖松 王可欣 石啟立)7月11日中午,頂著烈日驕陽,滿頭是汗的楊亮正沿著110級臺階走向20米高的龍門吊駕駛室,他要在這里連續工作6個小時,對4列回程中歐班列的近240個集裝箱進行換裝。
45歲的楊亮是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滿洲里站貨運車間集裝箱場的龍門吊司機長,自2012年集裝箱場成立時他就來到這里,擔任龍門吊司機,也是第一批服務“一帶一路”中歐班列的龍門吊司機。他每日的工作就是對回程中歐班列進行換裝,確保回程中歐班列在口岸站能夠快速開行。
“給大家介紹一下,之所以要對回程中歐班列進行換裝作業,是因為兩國鐵路軌距不同,歐洲國家使用的是寬軌,國內使用的都是標準軌,通俗一點說就是歐洲的火車不能直接開到國內,需要我們用龍門吊將國外火車上的集裝箱吊裝到國內火車上,然后在開往全國各地,供企業所需,而我們就是操作龍門吊的司機?!睏盍琳J真的介紹道。
看著吊具起來落下,不到兩分鐘的時間,楊亮將集裝箱穩穩的落在火車上,他基本上每天要在這不足3平方米的吊車駕駛室內工作9個小時,最多時候一個白班要對8列500個集裝箱進行裝卸作業。這項工作看似簡單,但在作業時也是有難點的,吊車下面能存放2295個集裝箱,每一次裝車可能是裝65個集裝箱左右,要想在這2000多個五顏六色的箱子里能夠精準的找到待裝的集裝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
為此,他們將整個存箱區域劃分“區、位、排、層”,每個位置對應一組數字,他需要將數字牢牢的掌握并深深的記在心里,這樣才可以精準的在短時間內找到所裝車的集裝箱。再一個就是他需要有較好的眼力,因為吊車距離地面非常高,在遠處看就像一個大的“抓娃娃機”一樣,能把這個吊具準確無誤的落到集裝箱上,在裝到火車上也是一個小難點,不過這個可以通過工作經驗熟能生巧。
說話間,他已經將最后一個集裝箱落在火車上,這批作業換裝完畢,等待貨運員檢查,調車組取車。原以為到這里就結束了,其實并沒有,他要利用這樣的間休時間,對吊車設備進行巡檢維護,一看、二聽、三摸--看大車輪有無損壞、聽電機有無異響、摸線路是否裸露,在對近百個部位確認后,他才安心回到駕駛室做短暫的休息,等待下批作業。
“同事們都說我是技術能手、業務能手,雖然在工作中取了一些成績,但是心理也有過不去的坎。前年父親得病的時候,從檢查初期到老人去世,我也沒陪上,那時候回程班列運量太大,我們一晝夜作業都在16列1000多箱,根本就陪不上父親,這是我最心痛的,以后也只能將工作做到最好去彌補對老人的虧欠了。”楊亮哽咽的說。
責任編輯:楊陽斯羽
審核:張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舉報郵箱:chinahljcn@126.com
即時新聞
更多>融媒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