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網訊(記者 石巖松 王可欣 石啟立)“優美的黃墻紅頂,自然飄逸的藝術曲線,墨綠色的站臺雨棚,精致浪漫的鐵藝欄桿,恍然進入童話世界……”7月8日,在黑龍江省哈爾濱站,熙熙攘攘的客流中,獨特的車站外形,吸引游客駐足拍照留念。
哈爾濱站始建于1899年,歷次改造后,目前哈爾濱站還原了百年前的歷史風貌,采用新藝術運動風格設計理念,傳承歷史文脈,彰顯地域特色,再現新藝術經典建筑形制,開創了國內特大型站房首例。
哈爾濱站包括南北站房、高架站房、地下城市通廊、站臺、雨棚,占地165385.8平方米,站內分為哈牡、哈佳、哈齊及普速場,設8臺16線。哈站南北廣場打造零換乘地下交通樞紐,構筑綜合立體交通格局。
南北站房的總體造型以第一代站房為藍本,同時增設了應用新技術和新材料的平天窗與豎條窗。鐘樓處的蘑菇窗和線腳綜合了馬迭爾賓館等多座新藝術建筑經典形制,也借鑒了倫敦大本鐘等樣式。
此外,在站房入口雨棚、連廊、欄桿、電梯等處,采用新藝術鐵藝風格,“豎琴”形制的雨棚建構合一、以簡馭繁,向萬千旅客展示哈爾濱“世界音樂之城”的獨特魅力。進站廳的巨幅陽刻浮雕,融入鐵路、丁香花、浪花元素,地域特色鮮明,折射出哈爾濱城市因鐵路而興建興起的歷史淵源。哈爾濱站偏歐式的建筑風格,也被游客稱為從童話中“走出”的車站。
百年老站裝備“科技芯”,暑運期間,哈爾濱站預計運送旅客770余萬人次,為滿足旅客出行需要,哈爾濱站投用人臉識別實名制進站閘機、自助刷臉廁紙機、自助檢票閘機等設備,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精細化服務的責任。
作為黑龍江省內高鐵主要的換乘站,哈爾濱站日均換乘旅客為0.8萬人左右。為了方便旅客中轉換乘,提升換乘體驗,哈爾濱站實現了8個站臺間的互聯互通,與以往出站換乘相比節省時間近15分鐘。
責任編輯:楊陽斯羽
審核:張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舉報郵箱:chinahljcn@126.com
即時新聞
更多>融媒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