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我真不該忘記的,是她。
那年我12歲,她11歲,老師不知怎的陰差陽錯,將我倆調成了一桌。印象深刻的是,前三天,她竟然沒和我說話,當然,我也像樹一樣栽在座位上。上個世紀90年代,我們這些鄉下孩子都挺“封建”,彼此不借鉛筆橡皮,甚至很少說話,這不是老師監不監督的事,而是在一群十多歲孩子心中,早就約定俗成的“自律”。
她長得白凈,瘦高個兒,身上總有股淡淡的雪花膏香味,是個品學兼優的學生。因為在同一個村住著,父母們都認識,知道她的姐姐是我們縣里重點高中的高才生,所以她骨子里有著一種天然的自信或者叫優越感。她是班干部,值日的時候,誰偷奸耍滑她敢當面批評,我就是在這種情況之下,跟她有了真正的接觸。記得輪到我做值日生,明明把地掃得很干凈了,只是忘了撣水(那時候的教室地面是“土”的),她就找我的茬,說這暴土揚長的,不怕嗆著自個兒???讓我必須撣了水才能走,還說要等我一起。我說:“不用,你這勞動委員趕緊回家吃飯吧?!笨墒?,當我聽話地拿起水桶準備撣水的時候,她卻笑了,主動搶了過來,幫我把水撣了。
有一天課間,她看我在那修鋼筆(奇怪,我的鋼筆不是筆尖不出水,就是一個勁兒漏水),就從書包里拿出一只嶄新的遞給我。而當我提出要給她錢時,她卻眉頭一蹙,說:“誰要你的錢,看你那笨樣吧,我明天準給你修好?!?/p>
第二天,鋼筆果真被她修好了。
夏天總是炎熱的,即使窗子全開著,也沒有一絲的風,小小的教室里,只有幾個同學還在聽著難懂的數學,昏昏欲睡。我手心出了不少汗,于是在椅子上蹭了兩把,說巧不巧,那天她的椅子和我的椅子銜接得可謂“恰到好處”,我的左手就杵在了兩片銜接的木板上。
也不知過了多久,倏忽間,我的左手被一樣東西柔柔地覆蓋了。憑本能,能感覺到那是一只溫熱的小手,而且是她的。我“激零”一下子,困倦霎時煙消云散,一股朦朦朧朧的羞澀如閃電般擊中了我,我的體內涌動著不安和興奮,幼小的心像擂鼓一樣躁動起來。我一時有點不知所措,也沒敢看她,卻也不想抽回自己的手,任憑那只濕乎乎的小手緊緊地貼在上面。那堂課的下半節,我聽到的幾乎全是心跳的聲音……
后來,她又送過我一只小鬧鐘,我也給她一本《小學生狀元作文選》。從此,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在心底慢慢散開……
當土豆花開的時候,我的小學畢業了,漫長的暑假,我一直想見她一面,但十分不便,因為我們兩家離得太遠了,那時候根本沒有電話,也不知道怎么聯系她。我就去舅家碰運氣。因為她的伯父家住在舅家的對門,沒準能在那里見到她呢!
那個夏天,我天天去舅家守著,可惜一次也沒有見到她。
我有點失望,也有點恨她,她為什么不去伯父家呢,也許是我太自作多情了?
上了中學,我異常勤奮,沒黑沒夜的學習讓我成了全校第一名,成了老師眼里的好學生。許許多多證書被我拿回家,成了父母茶余飯后津津樂道的談資。
她跟我一樣,也上了那所鄉鎮中學,我們同年級卻不同班,這中間有過幾次偶遇,只是簡單打打招呼。有幾次她在操場上碰見我,想跟我說說話,我看出來了,卻故意走開,心底悄悄隱藏起那份難以名狀的情愫,大家好像突然間都長大了——現在想想,那時候也不過十四五歲?。?/p>
初中畢業,我考上了縣里的省重點高中;她沒有考上,繼續在我們那個鄉鎮念高中。
高一那年,她在鎮中學收發室,給我打過幾個電話,問了問我的近況,還問了我啥時候回來,說你們都去縣里了,就自己留在鎮里,將來考不考上好的大學都很難說。我鼓勵她說:“有志者事竟成,你好好學,肯定能不錯!”
高二那年,村里幾個同學小聚了一下,結束的時候,大家走在樹影婆娑的路上說說笑笑,她在我的身邊,輕輕拉了我一下,然后塞給我一張小紙條?;丶乙豢?,是約我第二天傍晚去村小學門口等她。
猶豫了很久,我還是去了。傍晚的風徐徐拂過,耳邊是青紗帳發出的窸窸窣窣的聲響,我們誰都沒有說話,在一棵樹下,她若有所思,欲言又止,短暫的沉默之后,突然隱忍地哭了,然而也只是一瞬,她又笑了,輕輕拉起我的手,調皮地看著我說,“在學校,沒個暖手的?”
我靜靜地站在她面前,真心敬佩她的勇敢,我搖搖頭說,“沒有”。
“你還是那樣”,她說。
“你也是”。
“我的心里只有你”, 她說,“你信嗎?”
我呆呆地立在那里,沒有回答。
“哎呀,說這些干啥,你好好學,咱們這一批,頂屬你學習最好?!?/p>
“你也是”。
后來,她考上了黑龍江中醫藥大學。不久以后,聽同村的一個女同學說,她有對象了。對象是她當年在鎮里一起讀高中的男同學,男生籃球打得特別好,學習也棒,追求了她好幾年。聽說,那個男生為了能與她在一起,報考了同一所大學。
我的心里莫名其妙地疼了一下。
從此以后,我們沒有再見過面。再后來,聽說她讀了研究生,畢業后留校了。
有一年,大約是2012年吧,都上班好幾年了。我回哈爾濱辦事,在中醫藥大學旁邊的一個公交站點,離老遠看見走過來一個女生,亭亭玉立的,特別像她(幾乎就是了),她好像也看到我了。
不知怎的,我卻突然轉過身,看向了公交站牌……
等再回頭時,14路來了。人群熙熙攘攘,早沒了她的蹤影。
到現在,我也不確定那個人到底是不是她。
也許是,也許只是我的幻覺。
但無論如何,二十多年前,那個炎熱的夏天,那只溫熱的小手,卻永遠留在了我的記憶里,像一尾魚無聲地游走,在水面蕩開的朵朵漣漪,久久不能散去……
講述人:劉萬龍,男,85后,文學愛好者,黑龍江省作家協會會員,蕭紅文學院青年作家班學員,《林海少年文萃》主編,作品散見于北方文學、新青年、黑龍江日報、牡丹江日報、遠東文學、詞刊等,出版過散文集《遙望幸?!?。
責任編輯:張宇
審核:劉海龍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舉報郵箱:chinahljc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