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龍江,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熱衷于通過小小的鏡頭記錄這片土地四季輪回的變化。密林、湖泊、花田、鳥獸,還有那些平時容易被人忽略的老街、食肆、光影和人群。在他們的作品中,記錄著城市日新月異的發展,記錄著一座又一座新地標的誕生,記錄著一個個新時代龍江兒女的奮斗人生。
對于這些追逐四季的人來說,為了拍攝一張滿意的照片需要付出怎樣的努力?是什么支撐著他們多年來不斷探索家鄉之美?黑龍江有著怎樣獨到的魅力?
在他們的眼中,廣闊龍江天地,當如何大有作為?又當如何邁上新征程,奮進新時代?
在全省上下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之際,黑龍江網聯合黑龍江省攝影家協會推出特別欄目《追逐四季的人》。讓我們透過攝影家的視角,走進那些“底片背后的故事”,在光影中感知龍江巨變,在鏡頭里體味龍江鄉情綿長。
它們從遠處奔來的時候翻騰起皚皚白雪,有的趴在巨石邊拉長了身體,有的瞇縫雙眼在神秘莫測的雪中匍匐,還有的慵懶地躺著,看似結伴而行的東北虎群中卻暗藏著一場爭斗。直到空中拋落帶有余溫的雞砸進那片純白,關于“食物”的較量一觸即發。
潘嵩毅作品:雪海群雄
潘嵩毅作品:凌空擒雞
這是潘嵩毅眾多東北虎作品的一瞥,生動得讓人期待著猛虎爭纏后,到底誰是贏家。
在他的鏡頭下,你幾乎能夠感知到每一只東北虎的鮮活氣息,仿佛它們隨時都會發出一聲威震山林的虎嘯。
拍出這樣優秀的作品,離不開潘嵩毅13年的堅守。
13年 147次尋跡
2009年,潘嵩毅第一次透過鏡頭記錄下了東北虎的雄姿。
那是國慶節期間的一次采風活動,他在返程中路過牡丹江海林市的橫道河子東北虎林園。他依稀記得當時群虎奔跑的場景,威武帥氣的樣子十分震撼,這一幕深深印在了他的腦海里。
“如果你想拍東北虎,是必須要來這里的。”
牡丹江海林市橫道河子東北虎林園大虎園
在潘嵩毅的眼中,橫道河子東北虎林園是絕佳的“拍虎圣地”。園區對東北虎的飼養模式、野化訓練以及生態環境都格外適合展現東北虎的美。13年間,他147次從哈爾濱來到這里,幾乎每一個周末和節假日,他都在這里度過。
“我很喜歡動物,尤其是東北虎,我想用自己的相機定格它們的美麗瞬間。”潘嵩毅說。
潘嵩毅知道,東北虎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瀕危物種,非常珍貴。他覺得,東北虎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元素,應當由我們來保護它。于是,他決定堅持拍下去。“我想通過我的鏡頭,喚起人們保護東北虎的意識和行動。”
潘嵩毅作品:暴雪雷霆
用鏡頭描繪王者美學
在橫道河子拍攝東北虎,需要乘坐虎林園提供的中巴車。這種車的窗戶全部替換成防護網,網格的空隙剛好能放置相機鏡頭。
?
虎園攝影車
中巴車圍著野化訓練場不停地行駛。待到時機成熟時,飼養員就會將事先準備好的雞拋到半空中。此時,成群的東北虎一擁而上,相互爭奪食物,“這時抓拍是最美的。”
潘嵩毅作品:雙虎爭雄
潘嵩毅也經常注意抓拍特寫。他總覺得,東北虎的面部更為靈動,高貴的虎紋在棕色毛發間舒展,些許白色點綴在眉宇間顯露著王者風范,它驕傲地俯趴在地面時依然直著脊背,哪怕透過鏡頭看,仍會不禁贊嘆這攝人心魄的美。
潘嵩毅作品:母子愛戀
拍攝東北虎的過程總是充滿艱難和風險。有一次,潘嵩毅在拍攝過程中遭遇暴雨,從烏云密布到渾身濕透不過一分鐘的功夫。但他根本顧不上自己,瞬時脫下外套把相機罩上。“保護鏡頭就是保護作品。”潘嵩毅總這么說。
冬天的橫道河子鎮總是會下很大的雪,經常有半米深。雪在寒風的裹挾下吹透了他的棉衣,撲在臉上“沙沙”的疼。雪灌進了靴子里,在腳的溫度下融化,與襪子緊貼、浸濕,直到把腳凍傷。
潘嵩毅作品:三雄鬧海
盡管如此艱難,潘嵩毅最喜歡的拍攝季節還是冬天,“到了雪地里它們異常興奮。必須在這里等,等老虎沖出的一剎那,咔嚓一下。”
“冬季的東北虎是最美的。”
東北虎繁育與背后的養虎人
當然,能讓他堅持下去的不止這些。
對瀕危物種東北虎進行人工繁育,為日后的放歸做準備,是虎林園多年來一直在做的工作。
在虎林園拍攝的日子里,潘嵩毅與這里的飼養員們逐漸熟絡起來。他了解到,這里的工作人員為東北虎保護和繁育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東北虎的形象威武帥氣,但實際上氣味十分刺鼻。靠近虎舍,難聞的味道就會熏得人直惡心。新手飼養員剛來的時候,經常吃不下飯,回到家里發現,衣服上都沾上了難聞的氣味。“我路過都惡心,飼養員們卻要常年在虎舍打掃衛生”潘嵩毅說,“戴兩副口罩都擋不住”。
每一位飼養員的背后,都是一戶戶為育虎辛勤付出的家庭。在橫道河子鎮,一部分居民是虎園職工,也有的代代傳承,一干就是二十幾年。這種不畏艱難困苦的精神深深感染著潘嵩毅,也教育了他。
“我決定要一直拍下去,不僅去表現東北虎的美,也要講好東北虎和育虎人的故事。”
在影像中傳承傳統文化符號
從只身前往橫道河子東北虎林園,到帶領自己的攝影團隊,再到世界各地的攝影愛好者慕名跟隨,潘嵩毅漸漸在“拍虎”圈里出了名。
2009年以來,中國攝影報、人民攝影報、中國攝影、新華社攝影世界、中國攝影家、數碼攝影、國家人文地理等報刊、雜志多次發表潘嵩毅攝影作品。日本佳能公司還在北京舉辦過“佳能北京——潘嵩毅東北虎攝影展”。通過影展,潘嵩毅用作品向人們傳達著東北虎的美,傳播著保護瀕危物種的思想,也展現著東北虎種群的時代變遷。
中國國家圖書館、黑龍江省圖書館分別收藏了他的東北虎攝影集各 4 冊,黑龍江省圖書館作為館藏文獻,收藏了他的東北虎、丹頂鶴等攝影作品(電子版)各101幅。這是對他的褒獎,更是他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貢獻。
2012日本佳能公司在北京舉辦“佳能北京——潘嵩毅東北虎攝影展”(后排左一為潘嵩毅)
“我剛拍時,橫道河子東北虎林園中的東北虎也就有500只左右,現在加上哈爾濱東北虎林園里的,差不多有2000只了。”潘嵩毅說。
潘嵩毅作品:虎王秀美
除了種群的壯大,潘嵩毅也見證了家鄉對瀕危物種的保護和撫育。在橫道河子東北虎林園里,虎舍經過了細致的翻新,隔段時間就要更換護欄以確保穩固。
潘嵩毅作品:虎衛秋山
不僅是對野生動物的保護,人們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也有了質的飛躍。潘嵩毅介紹,為了給東北虎保留最原始的生存環境,生存地內的林木是禁止砍伐的。近些年,生存地的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
現在,攝影家們都叫他“虎王”。
學生們在黑龍江省圖書館參觀潘嵩毅東北虎攝影展
“每年都有四五百人跟著我去拍東北虎,我歡迎他們。這是一種攝影交流更是文化交流。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了自信自強,尤其是文化自信,我覺得攝影工作就是文化自信中的重要內容。”潘嵩毅說,“通過我的作品,更多的人認識了到它是我們傳統文化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凝植在中華民族血液當中的文化符號,東北虎所代表的勇于拼搏的精神和意志也值得我們傳承和發揚。”
接下來,潘嵩毅打算拍攝更多更好的東北虎作品,繼續展現瀕危物種的保護和生態環境的改善,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傳遞給大家,用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記者 王可欣)
潘嵩毅,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黑龍江省攝影家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工商銀行攝影家協會第一屆副主席。師從著名攝影家呂厚民、朱憲民,是國內外有影響力的拍攝東北虎、丹頂鶴資深攝影專家。
(文中圖片均由潘嵩毅提供)
責任編輯:劉海龍
審核:董雪婷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舉報郵箱:chinahljc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