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棱縣著力做強“種、養、加、勞”四大產業,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壯大村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日前,當記者來到位于靠山鄉富國村的木耳科技示范園區時,第三茬耳剛剛采摘結束,基地技術顧問劉曉明正通過園區控水設備對木耳進行精準噴灌。
綏棱縣靠山鄉富國村的木耳科技示范園區
“園區占地75畝,擺放木耳55萬袋,今年預計產耳28噸,產值220萬元,其中村集體收入66萬元,帶動105戶村民務工,人均增收3000元左右?!眲悦飨沧套痰亟榻B著。
木耳基地
向土地要產出,向特色要效益,這是綏棱縣發展特色種植的一個畫面。綏棱縣依托區位優勢,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引進先進栽培、管理技術。初步形成了富硒大蒜、寒蔥、蒲公英等特色產業專業村屯21個,規范化家庭農場100個以上,特色種植合作社達到65個,特色種植面積達1.8萬畝。
在養殖業上,綏棱縣也講究一個“特”字。“這幾年的效益都挺好,頭批鵝8月底就能出欄,一只純利潤50塊以上,我這10萬只鵝保守收入超過500萬元?!碧旆糯宕纛^鵝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艷秋向記者介紹。
天放村呆頭鵝養殖專業合作社大鵝養殖基地
成立于2018年的天放村呆頭鵝養殖專業合作社,經過幾年的發展,現在已經成為集種鵝孵化、生態養殖于一體的專業合作社。以此為依托,綏棱全縣孵化鵝雛80萬只,常規養殖規模穩定到40萬只,年產值達5000多萬元。隨著合作社的發展壯大,也吸納了越來越多的村民務工增收。
“合作社在鵝雛繁育、技術指導、飼料購買、銷售等方面提供一條龍服務,這樣為我們解決了后顧之憂。”養殖戶王艷航介紹。
如今,稻田地養蟹、玉米地養鵝、大棚養水蛭以及傳統肉牛和生豬養殖已遍地開花。截至目前,綏棱畜禽飼養總量171.4萬頭(只),其中,生豬22.78萬頭,牛2.29萬頭,家禽143.23萬只。
綏棱縣立足精深加工,促農增收。
“今年又投了400萬元用于延伸產業鏈條,9月初就能全部完工。”十四井村合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曉東指著在建的玉米真空包裝車間向記者介紹道。
該公司成立于2016年,占地9600平方米,年可加工鮮食玉米1000萬棒,純收入260萬元,可帶動周邊鄉村100余人就業,月均收入超3000元。
“用好中、省財政銜接資金,增加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今年,我們爭取政策資金1300萬元,新建了向榮村800萬棒鮮食玉米加工項目;投入100萬元,引進臘八蒜和黑蒜生產加工設備?!编l村振興局副局長秦書彬接過話茬說。
培強大豆產業、培壯大米產業、培優鮮食玉米產業、培活林下經濟產業,綏棱縣通過發展農產品及其延伸產業鏈條,預計年創產值將超過1.5億元,農產品精深加工項目正逐漸發展成為促進當地鄉村振興提速、農民增收的新引擎。
十四井村合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在檢修設備
在勞務增收上,綏棱縣積極推進農民洗腳出田。“家里地都交給村里托管了,我在城里干點綠化的活兒,一個月能收入3000來塊,日子是越過越有奔頭。”在綏棱主城區綠化作業現場,向榮村村民王桂芝正與鄉親們為道路兩旁綠化樹進行修剪枝葉。這已經是她在中興村永軍勞務合作社工作的第4個年頭,能在家門口有一份工作讓她感到很舒心。
像王桂芝一樣,現在每天都有60多人通過永軍勞務專業合作社介紹,在綏棱縣內從事道路施工、外墻保溫、下水維修等工作,每年近千農村勞動力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幫助村民增收近千萬元。
2015年,綏棱縣成立了全省第一家村級勞務合作社,此后,綏棱各具特色的勞務合作社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綏棱充分發揮鄉村勞轉協會、農民勞務專業合作社和勞務派遣公司作用,今年在縣內安置公益崗位1932個,縣外省內務工256人,跨省輸勞動力908人,人均勞務增收8500元。
綏棱縣鄉村振興局局長申士偉說:“種、養、加、勞四大產業協同發力,為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基礎。接下來,綏棱縣將開展好土地托管擴容增量、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治理提質、農業改革賦能‘四大行動’,從根本上打牢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發展基礎。”
責任編輯:
審核:劉海龍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舉報郵箱:chinahljc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