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提出,“要科學統籌精準施策,構建協調發展新格局。”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把“堅定不移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作為發展的方略,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東北地區和黑龍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舉措,是以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破解難題的方法論。我們要立足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實施區域振興計劃,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區域動力系統。
“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協調,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的內在要求,也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看過去,協調發展是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看未來,通過更平衡更充分的區域協調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看當下,我們既要瞄著“全國地圖”拉近與先進省份的距離,又要按照“全省地圖”彌合城鄉發展的落差。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一方面要找準不平衡不協調的矛盾和問題;另一方面要用對立統一的辯證觀點和系統方法去解決。
優化區域發展布局,落子成勢、串珠成鏈。高水平建設哈爾濱現代化都市圈和哈長城市群、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核心區、沿邊開放開發合作區、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區、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等片區,子落棋活。不論是深化改革的“馬前卒”,還是要素聚集的“當頭炮”,都要發揮串聯效應、集成效果,利用好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入推進區域一體化發展。由點到面,由局部到整體,帶動、輻射、引領其他地區。
推進城鄉協調發展,各美其美、美美與共。要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把城鎮和鄉村貫通起來,把產業鏈主體留在縣域,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
發揮墾區、林區的優勢和潛力,與屬地融合發展,增強城鎮綜合承載和治理能力,提升城鎮服務功能和城鎮化率。要扎實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圍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村現代化,強化鄉村規劃引領,繼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努力建設善治鄉村、文明鄉村、美麗鄉村。
加強重點基礎設施建設,補齊短板、增強后勁。充分發揮基建的普惠作用,補短板防止“木桶效應”,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安全效益相統一。在“量”上,繼續加碼“鐵公機”等基礎設施,縮小城鄉區域間的差距,既利當下、又利長遠。在“質”上,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提檔升級,打造宜居城市、韌性城市、智能城市,讓城鄉區域發展更協調更充分,讓龍江人民生活更方便、更舒適、更美好。
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需要統籌,通過統籌求均衡、在統籌中見公平。領導干部要按照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的決策部署,科學統籌精準施策,充分發揮主動性,推動城鄉人口、技術、資本、資源等要素相互配合。要像“彈鋼琴”一樣專注協調、像“轉盤子”一樣保持平衡,讓城鄉區域的發展,既整體協同又重點突出、既全面協調又施治有序。(黑龍江日報全媒體評論員)
責任編輯:張宇
審核:劉海龍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舉報郵箱:chinahljcn@126.com
即時新聞
更多>融媒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