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時節,一望無際的黑土地稻菽飄香,豐收在望;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佳木斯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啟動建設,創新能力加快提升;轉方式、調結構,黑龍江省百大項目建設正酣,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創意設計產業等新興產業加速發展,吸引華為、騰訊、百度、華大基因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到黑龍江投資興業……
黨的二十大召開在即,行走在龍江大地,從沃野千里三江平原到莽莽林海小興安嶺,從中心城市到邊境口岸,奮進的號角砥礪人心,振興的步伐鏗鏘有力。
“老話兒講靠天吃飯,現在種地咱看數據,靠科技。”在北大荒集團大興農場,科技示范戶胡春光正在自家地頭給外來觀摩學習的種植戶講解。
從春種到秋收,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衛星遙感變量施肥、變量側深施肥技術、節水灌溉等各種新技術、新機械在他家的稻田里輪番“亮相”。“再過半個月就收割了,今年又是大豐收,畝產預計近1300斤。”看著沉甸甸的稻穗,老胡笑容滿面。
全國每9碗飯就有1碗來自黑龍江。作為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黑龍江省加速推進農業現代化,持續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億萬畝肥沃的黑土地,為全國人民提供了優質、綠色、安全的糧食和各類農產品,希望的田野上大國糧倉越來越豐實。
9月2日0時33分,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密切協同,完成出艙活動期間全部既定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由哈爾濱工業大學機電學院劉宏院士、謝宗武教授團隊和中科院長光所聯合研制的小機械臂順利完成第一次單臂支持航天員出艙作業任務。
“學校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為引領,充分發揮全面從嚴治黨引領保障作用,矢志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團結奮斗,以杰出人才培育和國之重器打造的新業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哈爾濱工業大學黨委書記熊四皓表示。
9月7日,寧安市舉行重點項目集中投產和開工儀式。其中,作為黑龍江省百大項目的寧安市綠色食品產業園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建設標準化廠房5棟,冷庫2棟。項目全部達產后,預計可帶動農民增收2000萬元,增加就業崗位600個。
黑龍江省將大項目建設作為助推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給項目建設帶來的挑戰,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轉變思想,變被動為主動,開通綠色通道,實施專班推進,當好項目“服務員”,以只爭朝夕的勁頭,全力以赴加快建設,為黑龍江高質量發展蓄能。
中秋假期,在鐵力市哈伊高鐵鐵伊段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在加緊施工。“施工地沿線分布多塊島狀凍土帶,凍脹敏感性大、穩定性差,給施工帶來極大難度。”中鐵四局集團鐵伊鐵路二標項目經理部總工程師張彬已在現場盯控了十多天,“節日期間,我們組織人員開展質量安全紅線的培訓和檢查,消除安全隱患,用高質量的施工標準,向黨的二十大獻禮。”
哈伊高鐵是我國目前在建的最北高鐵,建成后,哈爾濱至伊春旅客列車運行時間將由現在的7小時左右縮短至兩小時以內,形成以哈爾濱為中心的2、3小時交通圈,在方便百姓出行的同時,將助力區域旅游業的快速發展。
“我們深切感受到,龍江大地發生的變化、取得的成績,根本在于習近平總書記的掌舵領航,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我們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一定能再創龍江振興發展新輝煌。”黑龍江省委書記許勤信心滿滿。
(光明日報記者?張士英)
責任編輯:董雪婷
審核:劉海龍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舉報郵箱:chinahljcn@126.com
即時新聞
更多>融媒矩陣